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注:小横杆的设置位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
注: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
注:大横杆间距应小于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1.5m,大、小横杆设于立杆里侧,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剪刀撑布置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屋面和楼层临边的防栏杆楼梯、楼层和阳台临边防护栏杆通道侧边防护栏杆洞口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钢柱接柱用操作台钢梁登高设施移动式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交叉作业通道防护拆除脚手架的安全常识(1)拆架子人员一般2~3人为一组,协同作业互相关照、监督。
(5)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应在大片架子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可靠。
(7)拆除脚手架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教材内容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
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8: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建筑实务2019版1A424032(266-268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仅供参考:教材内容一:脚手架底面底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100mm。
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附件:1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任务名称:搭设单位:搭设人: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脚手架规范搭设图例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注:小横杆的设置位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
注:钢管脚手架步距底部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 1.8M,立杆纵距不大于 1.8M,横距不大于1.5M。
注:大横杆间距应小于 1.2m,小横杆间距应小于 1.5m,大、小横杆设于立杆里侧,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剪刀撑布置1―上栏杆;2―外立杆;3―挡脚板;4―中栏杆屋面和楼层临边的防栏杆楼梯、楼层和阳台临边防护栏杆通道侧边防护栏杆洞口防护栏杆电梯井口防护门钢柱接柱用操作台钢梁登高设施移动式操作平台悬挑式钢平台交叉作业通道防护拆除脚手架的安全常识(1)拆架子人员一般2~3人为一组,协同作业互相关照、监督。
(5)大片架子拆除后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通道等,应在大片架子拆除前进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可靠。
(7)拆除脚手架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示意图。
脚手架搭设规范有哪些?一、外脚手架施工要点1、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和现场条件,外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内立杆距离建筑物外立面0.30m,立杆步距为1.8m ;四层屋面上立杆间距为1.5m1.5m,在距屋面200mm处及以上每隔1.8m将所有的钢管用ф48钢管联成一整体,并采用剪刀撑加固,并利用6m斜杆将该处架子与原外架及原建筑的连墙件相连,按满堂架形式保证其整体性。
2、大横杆位于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外架内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1.8m,外侧的大横杆的竖向间距为0.9m,即在外立杆内侧每步的中间高度处另加一根大横杆,以作防护栏杆。
4、立杆与大横杆的连接: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外,其余均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错开不在同步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600。
5、大横杆的连接宜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接头应错开在不同步、不同跨内,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采用3个旋转扣件予以固定,扣件端部距连接杆端不小于100。
7、剪刀撑设置:纵向剪刀撑应在外立面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不大于6跨,且与地面成45~60角,每个交叉点均应用旋转扣件将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小横杆伸出端固定,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连接,接头要求与立杆搭接接头要求相同,转角处和中间每6跨设一道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在同一件间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
脚手架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2、单排脚手架——只有一排立杆,短横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以下部位:①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②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 的高度范围内;③宽度小于1m 的窗间墙;120mm 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④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 范围内;⑤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⑥.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⑦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的砖墙。
步数即是水平大横杆间距〕4、纵向水平杆〔可理解为大横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 跨。
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0、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不应大于500mm。
脚手架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2、单排脚手架-—只有一排立杆,短横杆的一端搁置在墙体上的脚手架。
单排脚手架需要把抱杆支靠在墙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①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②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 的高度范围内;③宽度小于1m 的窗间墙;120mm 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④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 范围内;⑤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⑥.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⑦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 的砖墙。
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步数即是水平大横杆间距)4、纵向水平杆(可理解为大横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 跨。
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0、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 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不应大于500mm.1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1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 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架三维构造图,内附做法及说明,小白也秒懂!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正文如下:01管理要求1、本图集脚手架工程指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型钢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两大类,分别由架体基础、架体构造、架体防护和斜道等部分组成。
脚手架工程搭拆应执行现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建设部第37号令、《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主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的通知》(闽建建[2017]30号文)等规范、标准规定。
2、脚手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架体应有设计计算书以及主要节点构造详图、架体平面图、剖面图等,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批,安拆过程中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场。
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高度20 m及以上型钢悬挑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在基础地耐力和沉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严禁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可优先考虑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
6、脚手架使用的杆件、扣件等材质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和消防要求,严禁用两种不同直径的钢管混搭。
8、脚手架使用前应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中应加强日常的检查维护工作,确保架体使用安全。
02脚手架的细部加强构造1、洞口连墙对拉构造洞口拉结细部做法:架体小横杆延长作为连墙杆,a为800mm或1050mm(悬挑式脚手架为800mm,落地式脚手架为1050mm),连墙杆外露洞口≥100mm。
2020一建建筑实务操作精讲-脚手架图:脚手架的组成图:纵横扫地杆构造三、脚手架的搭设(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 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 差不应大于1m 。
(15)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设置,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 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高度在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 及中间不超过15m 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13)对高度24m 及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 接,亦可采用钢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 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及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